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太子大婚(三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九儿被邹龙的话惊呆了,如果说是朝中有人陷害胡义,而使他被迫离京。身为太子的他自然可以在未来的某一天将胡义调回京城;可是如果说是整个朝廷排斥胡义,那么就算他登基为帝,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将胡义调回。且不说他现在自身难保,就算安全接个,面对先皇留下的朝廷班底,他也是有心无力。

自从当年仁宗设内阁,以五品学士充任内阁学士,渐渐成为一个替代相权的枢密机构后,内阁的权势便一日重于一日。但那时内阁学士品阶却大多是五品,某种程度上还不能完整对抗六部,因为六部尚书都是正二品的大员,以五品学士提领二品大员,这上下之属自然没法分清。然自英宗宠信太监王振,撇开内阁和六部行事后,文官集团便意识到要对抗宦官力量,就须加强内阁权势。当时辅政的“三杨”之一的杨士奇便向英宗提出提升内阁学士品阶,以内阁领六部之事。虽然此举被王振识破,并极力阻挠,但英宗却还是出于对先皇留下班底的信任同意了杨士荣的要求。自此,内阁学士便不单单只有五品了,出现了二品学士领部务的大学士,并且历任首辅都兼着某部尚书,如此一来,内阁的份量便举足轻重,已然压倒六部,成为大明的政治中心。其后更因“土木堡之变武将勋贵集团瓦解,内廷宦官力量也遭到灭顶之灾,内阁便一家独大。形成文官垒断的政治局面。“夺门之变”后,英宗复辟,为了借助文官力量除去石亨、徐友贞他们,索性便彻底放权下去,一应政事由内阁自决,以此争取文官集团的支持,一举除掉了这些因夺门有功的复辟功臣们。政局平稳之后,宪宗已然无力改变自己的决定。只好在京城中心地带为好老师王振设了家庙,寄托心中的哀思之情,感怀当年相融甚洽的师生关系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haimabooks.com

(>人<;)